环境行业所面临的状况
1、外部环境
经济转型
体制改革影响深远,我们看到这两年出台的文件比过去十年出的都要多,影响我们环境行业的几乎所有层面。我们的甲方(地方政府、生产企业)以及国有资产投资方式、地价模式、PPP的合作方式等等,我们发现外部环境全在发生变化。我们产业无法按照原来既定模式行走,即使硬走也会头破血流。我们需要变局,这种变局是外部环境所逼迫的。
新供给
最近有一个热词,“新供给”,国务院转发了一个投资小组的文件,近两年所有投资的问题、政府部门采购的问题、PPP问题,风向好像有一点转型,又在统计投资拉动。实际上我所理解的新供给绝不是政府层面的新供给,而是在我们政府新市场机制之下解决产业问题的新供给,不可能回到我们原来计划经济时代。现在过多的行政干预没有从需求出发,在供不应求的时代,政府主导的投资非常有效。在供大于求的时代,政府的非理性市场干预并不是真正的新供给,新供给应该是基于市场、基于需求、基于客户。
互联网+
互联网+有三个改变:(1)改变了时间。(2)让空间变得更大。(3)改变了人际关系。这让我们的固废交易结构、我们与公众、政府之间的形态、产业之间供给的形态都会发生变化,所以我们今天主题叫生态化转型,过去的时代是画地为牢、封闭的市场。现在这个背景之下,我们企业之间的合作、共赢、共生变得更加的迫切。
资本游荡
我们知道经济好的时候,绝大部分企业都可以赚钱,现在发现能够赚钱的行业越来越少,资本没有地方去了,开始游荡起来。所以现在你会发现很多的不平衡,实体缺钱,甲方地方政府缺钱,但是资本市场钱很多,中央有钱。这种错配,在地方政府做为责任主体的环保行业尤其突出。
环保行业所面临的状况是,几乎所有外部要素都在发生变化。对于行业好坏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,但变化是时代主题。
2、内部环境
从产业内部来看,存在严重的产业错配。垃圾焚烧越烧费用越低,市政污水处理费用越处理价格越低。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,成一种常态。原来配置方式并不是完全按市场配置,而是按政府配置。垃圾焚烧厂在哪儿建?建成什么规格?什么时候建?都不是按照市场需求配置的。地方政府在配置中间严重忽视了真正的需求,因此造成了资产错位,资产错位影响到产业,企业的代价是破产,比经营收入上不去更严重。所以我们看到局部供大于求,但还有很多产业盲区没有做,或者没有以产业形态来做。因为不能以纯粹政府行为、事业行为来做,因此就会出现一些盲区,有的企业及时发现盲区迅速成长,但是盲区的发现需要产业的创新。如果仅仅按照政府的指挥棒,你将永远在错位的、供大于求的点上进行被动跟随。
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要发现你的蓝海,发现错配的要点。在需求方面,也会看到政府意愿在加强,这是环保局逼的,“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”不是政府所愿意的,这是老百姓逼的。但是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却在衰减。
所以结果是产业的应收账款在增加,看上去很好的报表,但是实际上企业很脆弱,因为它本身没有很好的现金流支撑。在交易结构上还有立法缺位,公共服务采购说了很多年,实际上真正覆盖领域非常窄,付费领域受到了地方支付能力的限制,受到了地方财政10%采购额上限的限制。
另外PPP政策未来的走向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分析了这个变化,我想得到一个结论:“产业错配严重,变化无可避免”